“聯合國軍戰俘為何高唱:毛主席萬歲!志愿軍萬歲!”
李克勤( jixuie )題記:毛主席領導的人民軍隊從初期建設時期開始,就有不虐待戰俘的規律,可以說是毛澤東軍事文化的一大特色。 到了抗美援朝時期,這種文化產生了世界性的效果。 倫敦奧運會的時候,《齊魯晚報》有“美軍戰俘冷暖和收容所奧運會”的復印件。 描繪的是世界上唯一的世界軍運會聯合國軍俘虜奧運會。 舉辦地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朝鮮碧潼郡的聯合國軍收容所,時間是1952年11月。
戰俘們制作的運動會海報。
2002年,記者在濟南市居住已有半個世紀,采訪了被稱為老溫的原侵略美軍戰俘詹姆斯·的喬治·; 在溫納里斯( james geogre veneris )的時候,他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在收容所的生活和他參加的這次收容所奧運會。
老溫(右二)幸福的一家人
溫納里斯在戰俘營里報道說,志愿軍戰俘管理者優待戰俘之前就傳過,對待戰俘通常會感化無數戰俘,為在戰俘中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各戰俘團、隊、中隊為戰俘們購買了大量體育器材,戰俘們也稍加自制; 建造了籃球、排球、足球、滑冰等82個體育場。 戰俘們可以在規定的休息時間內自由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各俱樂部委員會經常組織籃球、足球、排球、橄欖球、乒乓球、冰球、網球、拔河、國際象棋等友誼比賽和小型運動會。
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和大眾體育活動的開展,收容所具備了舉辦相當規模運動會的條件。 志愿軍戰俘集中營領導人充分考慮了戰俘俱樂部委員會的意見和要求,批準1952年11月15日至27日在戰俘5團駐地碧澍舉行大型運動會。 運動會的籌備委員會迅速成立。 籌委會以收容所干部為中心,挑選了對體育比賽幾個事項有經驗的戰俘參加。 籌委會第一次在會上討論的第一個問題是運動會的名稱。 有叫碧潼運動會的,也有叫收容所運動會的。
美軍戰俘普雷斯頓·; e和e·; 里奇提議,10多個國家的戰俘選手代表將參加這次運動會。 就像一場大型的國際盛會,將被稱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碧潼收容所奧運會。 與會者一致鼓掌贊成,運動會的名稱就這樣決定了。 經過這兩個月的精心準備,運動會如期舉行。 5個收容所和2個收容所都選出了運動會代表隊,14個國家和地區的戰俘選手代表共計500多人參加。 運動會完全仿照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大會的模式組織舉行。
1952年11月1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碧潼收容所奧運會在碧潼中學操場舉行盛大開幕式。 大會主席由志愿軍收容所主任王央公親自擔任。 樂曲中,選手和裁判員列隊入場。 排著隊的選手們手里拿著鮮艷的上面裝飾著信鴿符號和號碼的旗子,邁著有節奏的步伐,一只只排著隊進入操場。
運動會的會徽上有展開翅膀飛翔的信鴿,下面是用中、早晨、英語寫的和平之門的巨大牌匾。 會場上懸掛著運動會是通向友誼的道路,和平是人們共同的目標等巨大標語。 完全想象不到陌生人見面,以為是什么節日,會場里的人都是失去了人身自由的俘虜們。 在這次戰俘奧運會上,中國也向世界展示了希望和平的用心。
此時,美軍俘虜威利斯·; 斯通拿著火炬奔跑進入會場,一周后把火炬交給了大會主席王央公。 王央公接著點燃主席臺上的火炬,奧運會旗在操場上緩緩升起。 王中公在致辭中說,為了體育的快速發展,為了擁有幸福安全的環境,和平是必須的、最基本的,未來一定屬于和平。 隨后,運動員、裁判員進行宣誓儀式,樂隊再次演奏“友誼進行曲”,運動員們列隊出場,收容所奧運會正式開始。
美國戰俘代表隊的入場尤為引人注目
拳擊比賽
足球運動
本屆收容所奧運會舉行了田徑、球類、體操、拳擊、摔跤、拔河等27個項目的比賽。 水上運動項目因為沒有游泳池等設施,所以沒能舉辦。 參加這次收容所奧運會的選手是志愿軍收容所的俘虜,但選手們的競技水平并不低,比賽場面也很精彩。
arthur wagner (此人后來定居中國北京,在外國語大學教英語)為第2營隊獲得1分。 受兔子和平精神和強大運動會組織能力感化的人
拔河很受各國選手的歡迎,參加者范圍很廣
著名運動員約翰·; 桑登( john w. thorton )的表演獲得了更大的樂趣。 約翰? 桑登是三屆美國業余體育聯合會雙杠冠軍( 40、41、46次)。 1948年,他在倫敦召開的第14屆奧運會上進入半決賽,被稱為體操明星
南朝鮮體操運動員在雙杠上自由表演,非常驚險
在100米處,20歲的美國黑人選手約翰·; l·; 托馬斯遙遙領先,竟然創造了10.6秒的好成績,比當時的世界紀錄10.2秒多了0.4秒。
1949年參加美國陸海空三軍運動會,獲得100米金牌的諾曼·; 克勞福德,11.6秒獲得亞軍
諾曼&米德; 克勞福德和朋友喬治e.green (英國人,1500米競走冠軍),這是他們獲得的獎品的美麗遮陽篷
英國人george e.newhouse (回英國當選為上議院議員,一生對中國友好)擔任現場解說員
值得一提的是,報道美聯社的老記者作為專職攝影記者參加了這次奧運會,獲得了普利策獎,被綽號為父親的弗蘭克·; 諾亞。
950年11月底,52歲的弗蘭克·; 諾亞穿著美軍上尉的制服被我軍俘虜(感興趣的是,他的狗跑了),在收容所里弗蘭克·; 諾亞有拍照的自由,他拍的照片被送回了美聯社。 這些照片進軍全球播出后,對新中國和志愿軍的形象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打破了美國推進部門捏造的中國軍隊虐俘的謊言。
弗蘭克&米德; 諾亞用這些獨家照片得到的稿費賺得滿滿的。 美國家庭收到的稿費合計達到百萬美元。 這是70年前的美元,已經是一大筆錢了。
弗蘭克&米德; 諾亞照片的普及,使世界許多國家的主流報紙出現了這場別出心裁的戰俘運動會,不僅中國軍人在戰場上取得了勝利,在道義制高點上也占據了特點,是推進戰線的一大勝利。
運動會期間還有豐富的娛樂節目。 例如,美軍俘虜表演了戲劇“金色男孩”,英軍俘虜表演了戲劇“哈特萊的假日”。 運動會期間的飯菜由戰俘挑選的廚師烹調。 一個戰俘的帖子說,我們吃的是炸雞、炸魚、卷心菜、火腿、沙拉、肉包、水果等,白酒和啤酒。
許多戰俘很感動,戰俘德爾馬·; 米勒對母親說:“我在朝鮮志愿軍收容所參加了十幾個國家的戰俘參加的運動會。 這是世界上沒有的事。 我成為了障礙賽的冠軍,在撐竿跳高中得了第一名,發揮了作用。 你們一定會為我高興的。 我得到了很多中國很棒的手工藝品做獎品,我很喜歡。 回去后給你們。
之后。 84名戰俘聯名寫了36封信,向美、英等信息媒體和社會團體呼吁和平,停止戰爭,中外信息記者也報道了這次運動會。 在運動會上,美軍隨軍上尉攝影記者、美聯社弗蘭克·; 諾亞。 他被允許在運動會上拍攝,拍攝的照片在信息媒體上發表后,引起了很大的關注。
另外,俘虜們自己制作了小報《通向真理與和平》。 主編是美軍戰俘普林斯頓·; 里奇,他寫了很多關于這次運動會的文章。 他在“收容所的奧運會”這個文案中寫道:“發生著聞所未聞的事情… … 艾伯特和米德; c·; 貝西姆中士在歡呼。
一個英國戰俘說:“中國人對我們很好。 據說這個國家的運輸完全癱瘓了,但運動會的設備是全新的,都是從中國運來的。 其實,贊美這次運動會的俘虜不僅僅是這些人,還有很多俘虜都寫了文案和感想文。 這些復印件至今還留在相冊里。
一名戰俘以“史無前例”為題,作為戰俘參加了這次的收容所奧運會,我非常開心。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 一個戰俘這樣寫道。 “我做夢也沒想到碧澍有這么開心的時間。 我每天都笑著進入夢里,笑著粉醒。 我感到又回到了幸福的世界,我無限感謝中國人民志愿軍。 我永遠記得他們是怎么對我們好的。
一個戰俘這樣說。 “俘虜我們的人,從頭到尾都展現著無可挑剔的合作、寬容、熱情和無私的精神。 對我們戰俘來說,慷慨的政策已經超越了慷慨的界限,被兄弟的心情所取代。
收容所奧運會召開,來自各國的戰俘們感慨萬千,改變了一點人的人生觀。 美軍戰俘威廉. A .坎頓在閉幕的結語中說:“為什么,到底為什么,戰爭依然在繼續? 為了什么,到底為了什么。 在世界的今天,還看不到和平戰勝戰爭的景象嗎? 對于從炮火中幸存下來的這些人來說,沒有人能像他們那樣體會到生命與和平的重要性。
有趣的是,志愿軍文明對待戰俘的許多資料來自敵方總指揮官李奇微的回憶錄,是第一份可靠的資料。
關于中國軍隊對待戰俘的態度,美國將軍李奇微的回憶錄中寫道: 據了解,中國人是堅強兇狠的斗士,他們經常無視死傷者而發起攻擊。 但是,我們發現他們是比朝鮮人更文明的敵人。 多次與戰俘分享少量食物,對戰俘采取友好態度。
上文提到的美軍戰俘溫納利斯是拒絕回國的22名美英戰俘中的一名。 在中國居住了50年的他時隔近半個世紀還記得收容所奧運會的許多細節。 他說這次收容所奧運會讓他永遠難忘,也改變了他的后半生。 溫納里斯是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退役軍人,曾在新幾內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的戰場上與德軍和日軍正面作戰。 1950年9月被派往朝鮮戰場,一個多月后被志愿軍俘虜。 在志愿軍營的兩年多時間里,經過志愿軍管教干部的教育,溫納里斯向往共產主義生活,他決心去中國,和中國人民一起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2001年,溫納里斯在采訪中,談到了這一思想的巨大變化。 “我在朝鮮和志愿軍一起生活了2年10個月、2年8個月。 在志愿軍收容所里,我過得很好,受到人道待遇,幾乎每頓飯都能吃肉和蔬菜。 我和伙伴們之所以能和志愿軍在戰場上你死我活的敵人交朋友,首先是我們由衷地欽佩志愿軍,志愿軍的實際行動感化了我們。 我們認為,中國政府對待我們敵對國家的戰俘們這么好,組織我們在收容所舉辦奧運會,生活在這個國家的人們是多么幸福啊。 這是因為我不想被遣返,我想去這個國家開始新的生活。 我想更多地了解中國,尋求真理。
1954年2月,溫納里斯隨其他20名美國戰俘和英國戰俘來到中國,中國政府授予他們國際和平戰士稱號。 一年后,溫納里斯在濟南造紙西廠被安排為工人。 1963年,中國紅十字會帶他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學習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馬列主義理論等課程。 畢業后,他回到濟南造紙西工廠工作。 此后,這22名戰俘相繼回國,有些移居其他國家,但溫納里斯一直滯留在中國。 他找到了中國的老伴,生了兒子和女兒,在濟南市生活了50年,人們有稱呼他為老溫的習性。 從1977年開始,溫納里斯在山東大學等大學攻讀英語口語課,享受教授級待遇和公費醫療。
溫納瑞斯熱衷于研究社會主義理論,關心國內外大事,具有很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 79歲高齡了也有望加入中國共產黨。 記者在《齊魯晚報》報道了他的這個愿望后,引起了當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山東省黨委書記吳官正的重視,立即向報紙提出批準,要求組織部門研究溫納瑞斯的入黨問題。 由于溫納里斯擁有美國國籍,加入中國共產黨必須放棄美國國籍。 溫納里斯想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共產黨,但兒子和女兒都在美國工作。 他的想法遭到家人反對,入黨的想法也沒有實現。 2004年,溫納里斯在濟南去世。
那場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聯合國軍戰俘奧運會結束時,舉行了盛大的頒獎儀式。 獎品為從北京、上海、沈陽等地購買的景泰蘭花瓶、絲傘、檀香扇、玉石項鏈、絲巾和手帕等其他精美工藝品,這些獎品共花6億元人民幣(舊幣),約合人民幣6萬元。
獲獎時,戰俘們情緒高漲,到處歡聲笑語。
收容所奧運會閉幕時,大會工作人員代表、收容所奧委會委員、第四收容所代表團總指揮、美軍戰俘詹姆斯? g .威尼斯走上主席臺,飽含深情,在人類歷史上,戰爭俘虜做他們自己‘ 奧運會的機會。 這在世界戰爭史上是創舉,在國際奧林匹克史上也是奇跡!
然后,在跳高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美軍戰俘威廉·; 保利走上主席臺,大聲朗誦熱情洋溢的詩,表達了所有戰俘的共同心聲。 【為什么戰爭還在繼續,人們還在失去生命? 為什么和平不能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旋律? 在這里,我對體育比賽那么感興趣; 但是在那里,和死神的競爭還在進行! 】
他的詩句立刻引起臺下所有人的共鳴,掌聲如潮,大多數人眼里含著淚水,充滿了對和平的向往… …
一些戰俘不由得高呼“中國人民志愿軍萬歲”。 毛主席萬歲!
李克勤后記:
在武漢召開的第七屆世界軍運會,極大地鼓舞了我軍的士氣,壯大了我國的威懾力,這是歷史的必然延續。 因為我軍已經在70年前立國之戰的抗美援朝中展現出了我軍獨特的軍事素養,也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意志品質。 值得一提的是,我軍組織的聯合國軍戰俘奧運會可以說是最早的世界軍運會,已經載入史冊。 這只有偉大領袖毛主席領導的黨和軍隊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跡,這無疑是前所未聞、后所未有的絕妙的道器變通。 在那屆特殊奧運會的閉幕式上,戰俘們自發地高呼毛主席萬歲! 中國人民志愿軍萬歲也完全可以接受。 毛澤東文化中有名副其實、不戰而屈的戰士。
本文:《“聯合國軍戰俘為何高唱:毛主席萬歲!志愿軍萬歲!”》
心靈雞湯:
免責聲明:學習興國網免費收錄各個行業的優秀中文網站,提供網站分類目錄檢索與關鍵字搜索等服務,本篇文章是在網絡上轉載的,星空網站目錄平臺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非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1@163.com,本站將予以刪除。
上一篇:“聶榮臻為何說“八路軍值錢”?”
下一篇:“紅軍長征勝利的原因和偉大意義”